《河南教育》(高校版)刊发我校刘兴友校长专访

发布时间:2016-12-09 浏览次数:[]


2016年11期《河南教育》(高校版)刊发我校校长刘兴友的的专访文章,题目为《打造支持体系,助力学生迈出创新创业第一步——专访新乡学院刘兴友校长》。全文转载如下:

 

打造支持体系,助力学生迈出创新创业第一步

——专访新乡学院刘兴友校长

在如今的新乡学院校园内,创新创业成了越来越多人经常谈起的话题。

作为一所新升本科院校,新乡学院近年来孜孜以求,向应用型转变,以转型促升级,成功跻身全国第一批转型发展的学校之列。而国家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把办学思路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在全省32所公办本科院校中,新乡学院的师生创新创业能力排名第14位;2014年,新乡学院被省教育厅授予“河南省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称号……

快速发展的新乡学院在河南省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和创新创业教育中崭露头角,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记者走进了美丽的新乡学院,就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些话题专访了刘兴友校长。

 

创新,核心在“创”,本质在“新”

 

河南教育(就业与创业):刘校长,您好!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创新创业正在深入影响着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对于青年大学生,激发了他们的热情。但是,对于创新创业的理解,大家并不一致。您对创新创业是如何理解的?

刘兴友:近几年,创新创业一直是被人提及的热词,其核心在“创”,本质在“新”,关键在“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众似乎对创新创业的认识有一些误区。为此,我们学校积极引导大家走出误区,提高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创新创业并不等同于我们常说的“做生意”,至少有三点特质:其一,创新创业的主体通常指大学生等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其二,创新创业是通过创新来引领创业,不仅指技术方面的创新,还包含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管理创新、知识创新、流程创新、营销创新等方面,要用不同寻常的做法创业;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创业人接受过一定的创新创业技能培训,具有理性分析的能力,能够分析市场需求、考虑消费前景、规避风险,养成创业毅力和创业精神。

河南教育(就业与创业):我们通过新乡学院官方网站的报道能够感受到,在学校举办的各种学生活动中,学校各级领导对创新创业大赛之类的活动特别重视,有些活动您还亲自到现场进行指导。您特别关注学生创新创业指导这件事?

刘兴友:是。我们认为,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是帮助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方式,也是今后提高应用型高校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我们学校一方面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的深度,另一方面加大支持在校及应往届毕业生的创新创业项目的广度。当前,创新创业如火如荼,但是成功率并不高。特别是在全球化环境中,各行各业竞争激烈,要想在众多行业中脱颖而出更为不易,失败在所难免。创业失败会给学生的信心带来致命打击,不敢再次创业,害怕跌倒后二次受伤。所以,对于学校来说,做好对学生创业的指导、扶持和帮助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推动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和营造校园的创新创业氛围,我们学校做了很多努力。特别是近几年,学校坚持开展创新创业指导,建立了创新创业基金,培育了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了创新创业成果;建设了信息服务平台、项目评估平台、政策咨询平台、培训交流平台和实践活动平台。学校先后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中心、创新创业协会和协同育人创新联盟;建立了29个专业建设理事会,建成了12个协同育人创新中心,16个行业冠名学院;与122家企业组建新乡学院协同育人创新联盟等等。

河南教育(就业与创业):资料上显示,新乡学院在2010年就成立了创业孵化基地,在全省范围内,算是启动比较早的。请您介绍一下目前这方面的发展情况。

刘兴友:2010年,我们学校成立了新乡学院创业孵化基地,2013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众创空间,建筑面积3634平方米。2015年,我们学校通过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在原有众创空间的基础上,投资2900万元建设21000平方米的创客大街和11000平方米的创业孵化园。

我们学校众创空间为综合型孵化器,大体分为公共服务区、创业苗圃区、孵化加速区三个区域。公共服务区是为整个街区项目提供管理和服务的场所。设有接待大厅、展示厅、创客咖啡、会议室、培训室、心理咨询室、心理放松室、办公室等。学校对众创空间的各个区域分类别地实施了个性化的装潢装修,有线无线网略全面覆盖,恒温恒湿设施全部到位。同时,众创空间还提供一体化工作台、个性化创客工作台、台式计算机、投影设备、激光打印机、3D打印机、航拍器、数码高清照相机、彩色复印机和数量相当的现代办公附属设备等。可以说,创业苗圃区和孵化加速区基本满足了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需求。

在众创空间定位方面,学校结合开放办学、合作办学、错位办学、因地制宜办学的定位,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重点对能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大学生项目进行挖掘、扶持、孵化,充分发挥了我校作为地方应用型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在运营方面,我们秉承“创新、开放、协调、绿色、共享”的理念,注重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行鼓励、挖掘、引领,在包括创业导师的引进、社会项目落地校园、社会资金、资本的引入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构建了一个开放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的平台。

众创空间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帮助显而易见。我们有一个数据统计,自众创空间投入运营以来,有创业意念的学生由2014年的11%上升到2015年的16.8%,目前已达到了21.3%;有创业行为的学生由2014年的1.15%上升到2015年的1.82%,目前已达到了1.93%;已办理了营业执照并且年营业额超过100万、带动就业超过50人的创业团体共计47个。

 

创新创业教育重在打造创新创业课程

 

河南教育(就业与创业):众创空间建设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实践的舞台,而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中,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才是真正的主战场。新乡学院在这方面有哪些措施和做法?

刘兴友:前一段,教育部长陈宝生在讲话中指出,要把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服务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动能转换的根本需要,作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他特别强调要做好五件事情,其中之一就是抓课程体系,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开发开好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健全中国特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在我们学校,整体上来说,一直把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学校出台了《新乡学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新乡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纳入了学校的总体课程建设规划。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列入了教学计划,一年级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16课时,二年级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16课时,三年级或四年级开设“职前指导”,6课时,实现了就业创业教育全程化。

为提高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有效性,我们学校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引入“对分课堂”,强化实践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参与性,采取体验式教学和“对分课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完成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平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70%,主要考核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堂表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安排学生做“生涯人物访谈”,进行职业测评,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帮助学生认识职业,做好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课程主要安排学生做“创业人物访谈”,通过成功的企业家的真实故事,激发学生创业热情;职前指导课安排学生到企业做真实求职面试,通过面试了解企业对学生的能力、素质要求。通过这些环节使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是以活动促教学。为配合教学,学校每年都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大学生创业大赛”,截止到今年,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届,学生参与大赛积极性逐年提高。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比赛。2013年,在河南省第二届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中,我校就取得了一等奖。通过大赛,我们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和创业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学。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广泛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校建立了网络视频课程平台和就业指导专家视频课程库,供学生和老师进行学习;建立了职业测评室,购置了朗途职业测评系统,供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测评;建立了创业教育模拟实验室,学生通过虚拟创业环境进行“模拟创业”,降低了创业风险,提高了创业能力。

四是将企业家资源引入课堂。学校建立了就业创业外聘专家队伍,目前,已经建立了15人的就业创业指导外聘专家团队,这些专家都具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同时又热心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有些专家常年承担教学任务,有些定期来学校给学生做讲座,有些担任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指导。外聘专家的加入使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更符合社会需求,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五是建立众创空间,打造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这方面的具体情况,刚才已经介绍过了。

河南教育(就业与创业):要保证就业创业课程质量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新乡学院是如何在师资力量上保证这些措施具体落地的呢?

刘兴友:学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根据我手头的资料数据,我们学校现有就业指导教师28人,其中专职教师6人,兼职教师2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 8人,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一级 2 人,创业指导师4人 ,创业咨询师二级4人,全球职业规划师2 人,全部教师都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另外,学校还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一是支持教师评定就业指导专业职称。二是实行内训和外训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培训。

客观来说,我们在创新创业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困惑。特别是教师队伍参加社会实践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指导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未来,我们会在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方面需要出台专门的办法,形成激励政策,支持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迈出创新创业第一步

 

河南教育(就业与创业):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大学生是最活跃的群体之一,您如何看待大学生自主创业,对他们有哪些建议?

刘兴友:现在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最好的时代。虽然,目前大学生创业还存在方向迷茫、经验不足、成功率低等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对于学生而言,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下,大多数人还是不敢迈出创业这一步。这些都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大的方向是发展。

记得我们学校创新创业就业中心曾向全校发出的倡议——就业才是硬道理,共同拥抱“创时代”。在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我们学校会继续加大力度,从软硬两个环境,对每一个有好想法、好创意的创业者予以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我们对具有市场的创新项目,将给予不遗余力的扶持和帮助,鼓励学生迈出创新创业第一步,也希望已创业的同学能够带动更多的创新创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上一条:我校与红旗区政府召开新乡市3D打印技术推进工作对接会
下一条:我校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总决赛获一等奖

关闭